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生院共建学生生涯教育实践基地 |
发表时间:2023-05-30 阅读次数:312 |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长期职业发展需要,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多方资源,于5月27日成功举办了首期“员”来是你——辅导员储备人才训练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睿、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王小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爱华、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兼)、新生院党委副书记方雅静出席开营仪式。 辅导员储备人才训练营开营仪式 方雅静在开营仪式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辅导员储备人才训练营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是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尝试,更是学院之间进行联动的良好机制,同学们应参照未来职业目标锻炼所需能力,培养“以终为始”的生涯规划思维。周爱华在讲话中介绍了训练营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训练营认识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为未来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开营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爱华和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兼)、新生院党委副书记方雅静共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生院共建的“学生生涯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新生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广泛凝聚多方育人力量,形成了包含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新生导师、学长组等多维度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新体系提供了中坚力量。兼职辅导员是高校育人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了联结学生与学校的关键桥梁作用,加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周爱华和校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兼)、新生院党委副书记方雅静共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生院共建的“学生生涯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在辅导员工作坊环节中,新生院济世学堂副院长夏贞莉以“践行榜样力量,勇担育人使命”为主题,为同学们进行了新生院兼职辅导员岗前培训,在介绍新生院总体情况、兼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同时,从基础职能与特色职能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新生院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新生院济世学堂副院长夏贞莉进行辅导员工作坊分享 本次“学生生涯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新生院与专业学院联动的创新机制,更是新生院兼职辅导员选育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将在可持续性原则的指导下,注重每一位进入实践基地兼职辅导员的过程培养、能力提升和生涯规划,以个体的发展带动育人队伍和育人实效的整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