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学堂2023级新生见面会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3-09-11  阅读次数:836

9月8日晚18:00,同济大学新生院同和学堂2023级新生见面会在四平路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义汉,同和学堂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同和学堂执行院长李少华,新生院院长、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王小莉,新生院党委副书记、学研工部副部长(兼)方雅静,以及各专业学院的党政领导出席见面会,与班主任、专兼职辅导员欢聚一堂,共同见证377名同和新生开启人生新篇章。见面会由同和学堂辅导员张小凡主持。

图片

 全体师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见面会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隆重开幕。同和学堂院长汪品先院士首先致辞。汪院士真切地感叹,大学时光令人难忘,也会使同一起点的学生相差甚远,而这归根于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能力。他劝诫新生,进入大学应及时转换身份,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好同济这一平台,对自己负责,做自己的主人。他也指出,空间和时间尺度时刻都在变动,四年光阴转瞬即逝,并用自己写日记的经历,教导大家学会规划和珍惜时间。最后,汪院士表达了对新生的真挚祝福,祝各位新生学业成功,鹏程万里。

图片

同和学堂院长汪品先院士致辞


随后,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院士致辞。陈校长代表学校对同心学堂377名新生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陈校长简单回顾了同济大学116年的办学历程,深入浅出地向新生介绍了新生院以及同和学堂的育人理念、培养体系、学堂特色。陈校长还勉励同和学子继承同济人的优良传统,践行“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努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擎天之柱”、国家的栋梁之才。

图片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院士致辞


学堂执行院长李少华介绍新生院和同和学堂的基本情况。李院长首先介绍了同济大学的“1+3+X”人才培养模式,从新生院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下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内涵与意义,随后全面解读了同和学堂的新生数据、专业分布及对应学院、育人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及工作成效。他寄语全体新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好自我管理,保持独立思考,从新生院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图片

学堂执行院长李少华教授介绍学堂情况


新生起航仪式环节,汪品先院士、陈义汉院士、李少华院长、吴志军院长、王小莉副部长、方雅静副书记与两名新生代表共同按下启航键,代表着2023级同和学堂新生正式开启大学生活。

图片

嘉宾和学生代表共同启动新生启航仪式


新生院作为本科生大类培养和管理的开端,人才培养工作、学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专业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倾情相助。见面会上,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江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柳华杰、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卫、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忠华、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石成依次发言。五位老师生动全面地向新生介绍了各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师资队伍、科研成就、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发展前景,充分彰显了各学院的专业性、前瞻性与国际化视野。老师们表示,各学院为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优质平台,欢迎广大新生踊跃加入,并对新生们寄予真诚的期望和真挚的祝福。

图片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江涛书记发言

图片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柳华杰副院长发言

图片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建卫副院长发言

图片

数学科学学院李忠华副院长发言

图片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石成书记发言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先锋队。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师赵胤伯作为班主任代表发言。赵老师勉励同学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成为拼搏进取、敢于挑战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济人,成为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片

班主任代表赵胤伯发言


作为老生代表,2022级理科试验班6班的汤玉涵分享了自己过去一年在同和学堂的学习体会和生活感悟。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坚定目标、笃行不怠,把握当下、莫负韶华,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祝愿学弟学妹们在与祖国命运休戚与共的同济大学、在格物穷理的同和学堂刻苦钻研,以己之所学勇担时代大任。

图片

老生代表汤玉涵发言


同和学堂2023级理科试验班3班的王子航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认为同济是每位同学今后共同的ID,也是大家未来人生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号召同学们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去点燃理想的火炬,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续写“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百年辉煌。

图片

新生代表王子航发言


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新生院同和学堂2023级新生见面会圆满结束!祝愿2023级同和学子能永葆初心,勇往直前,和衷共济,扬帆起航!

图片


返回